靈芝在我國有上千年的歷史與文化,看過武俠小說,或電視,或從神話故事,或從他人傳述中我們大部分人應該聽說過靈芝。千百年來靈芝在中國富有非常神奇的色彩,古典文獻,醫學記載也都有記錄與描述,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,扶桑樹上的靈芝姑娘與后羿射日, 嫦娥奔月與靈芝等故事幾乎家喻戶曉, 民間將靈芝作為滋補壯體,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,有”還魂草”,”仙草”,”瑞草”之稱,廣為流傳! 靈芝,根據我國第一部藥物專著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:靈芝有紫芝、赤芝、青芝、黃芝、白芝、黑芝六種.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菌類資源不斷開發與利用,靈芝在醫學方面的作用與應用不斷得到人們的認可。在中藥現代化的形勢下,靈芝的神秘面紗不斷被揭開,由于古人只能從靈芝的外表來區分靈芝的種類,缺乏現代的微觀生物學分類方法,現代文獻及所見標本與古代文獻所述的品種差別極大,據我國20世紀較為資深的靈芝分類學家趙繼鼎先生的研究與考證以上所述的6種靈芝品種有些甚至不是靈芝科的,而是其它的蘑菇或其它真菌類別,有些甚至可能是古人超自然現象的描述,所以這種分類方法并不能做為現代靈芝分類的依據了,現代生物學家對此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考證,依據現代生物分類學,對靈芝進行了重新的劃分歸類:現代生物真菌的分類,國際國內通用的是以菌類的擔孢子的細胞顯微結構作為分類的依據,這也是靈芝科最可靠的分類依據;
靈芝它是一個大型擔子菌,屬經濟真菌 >擔子菌門>擔子菌綱> 非褶菌目 >下的靈芝科,俗稱:靈芝草,古稱:"瑞草",這一門真菌造型特異,藥用價值高,國外也有很多專家學者與機構研究靈芝,如日本,韓國對靈芝研究應用就有相當普及的程度,我國臺灣服用靈芝的民眾也較多!
靈芝在民間有較多的俗稱,“木靈芝”,“靈芝菌”,“靈芝草”,“仙草”,“丹芝”,“赤芝”“紅靈芝”“紅芝”等民間稱法,但據中國科學院的權威分類,在中科院的數據庫中,靈芝目前國內有118種品種有定名與樣品,但2005年中國科學院出版的<<中國靈芝圖鑒>>一書中記錄了4屬,3亞屬103個品種:
靈芝科中有:靈芝屬 Ganoderma P.Karst. 雞冠孢芝屬 Haddowia Steyaert 網孢芝屬. 假芝 Amauroderma Murrill 假芝 Amauroderma Murrill 4屬
靈芝亞屬 Subgen.Ganoderma Steyaert 粗皮靈芝亞屬 Subgen.Trachyderma Imazeki 樹舌靈芝亞屬 Subgen. (P. Karst.) Imazeki 3亞屬。
為揭開靈芝的神秘面紗,我國在上世紀七,八十年代大力發展我國中醫中藥時,就開始進行大量對于靈芝的藥用研究,文革時期就曾組織發動民眾翻山遍地的尋找靈芝,隨著靈芝人工培育技術的實現,20世紀末靈芝在我國的發展取得了蓬勃發展,2000年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正式收錄了靈芝的三個品種種類作為標準的中藥材品種。雖然如此,但在2000年前,靈芝藥理未得充分肯定時,一直是將之當成名貴補藥的,并非標準中藥材品種,中醫院校,中藥中醫教材也沒有較為系統的資料,雖曾聽說過靈芝,但國內研究靈芝的學者也是寥寥可數,即算是老中醫者恐怕也不曾有知靈芝有這么多品 種與分類,大都還是引用《神農本草經》粗略的認為靈芝分5芝或6芝,更不要說普通民眾對靈芝的認識了,所以靈芝的分類,定名,規范顯得尤為重要!
由于"非褶菌目"多孔菌科中也有非常多的品種:如經濟真菌 > 非褶菌目 > 多孔菌孔 > 的云芝屬的云芝,經濟真菌 > 非褶菌目 > 多孔菌孔 >木層孔菌屬 > 裂蹄木層孔菌等,這些品種的真菌在外觀形態上也較為接近靈芝形態,所以,市場上一些商家會將之借以當之靈芝來銷售,但這些并非靈芝!
同時,隨著人工培育技術的實現,大量的人工靈芝品種流通于市場,野生靈芝由于珍貴,少有,純天然無化學污染,市場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,人工靈芝與野生靈芝的混雜,品種與品種之間的混淆,市場大都商家也是人云亦云,有些甚至“黑箱”操作,一些民眾對此也是稀里糊涂,認為靈芝能“起死回生”者有之;認為不存在野生靈芝的有之;認為靈芝沒有什么作用與功效者有之。